“网络治校”盛行之下,也应警惕学校“失声” 一起来看看!

时间:2024-05-01 17:50:26 编辑:

导读 【“网络治校”盛行之下,也应警惕学校“失声”】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日前,有关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要求毕业生手抄...

【“网络治校”盛行之下,也应警惕学校“失声”】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日前,有关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要求毕业生手抄毕业论文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学校随后回应称,这是该校文学院长期以来的传统之一,没有将手抄本科毕业论文与师范认证、学生毕业绑定的规定和要求,并且学院将根据同学们的意见,对毕业生手抄毕业论文工作进行优化。

近段时间以来,大学生通过网络渠道公开表达意见建议,继而形成舆论影响学校治理决策的“网络治校”现象频发。毫无疑问,“手抄论文事件”又是一场“网络治校”的成功典范,然而在急于欢呼胜利的同时,我们不妨再多思考一下,“网络治校”真的就完美无缺吗?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网络治校”也存在着盲目冲动的局限性。从大学督促学生上课坐前排,到大学课堂禁用电子产品,再到如今的毕业生手抄论文……这些规定被曝光后,用不了多久,不近人情、形式主义、教条化等指责就会如潮涌至,甚至是上升到批评学校的层面。

事实上,一项规定到底好不好,应当秉持全面客观的态度看待。督促学生坐前排的背后,不乏鼓励学生努力求学的积极意义;课堂禁用电子产品的背后,藏着这所学校考研上岸率超高的事实;毕业生手抄论文的背后,也是学院给以“文”立命的学生们上的最后一课。倘若我们放下预设的情绪立场,这些看似与人情常理割裂的规定,其实也并没有那么不堪。

学校出台一项规定,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而成,不应该苛求其完全契合笼统的教育背景。在“网络治校”的过程中,时常会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错误,那就是把某个学校的具体规定孤立拿出,再放到理想化的教育模式中进行比对批评。这当然不失为督促学校改进的方式,但也很容易脱离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到头来可能好心办了坏事。

拿现在的“网络治校”来说,舆论往往会把事态扩大化、严重化、对立化。不管有没有错,学校在应对舆情时,大多是采取道歉加整改的方式。但也要看到,学校的某项规章制度,是由一群在学校教书多年,对学校情况更为了解的教职工们,经过商议后制定推行的,相较于网络上根据碎片化信息进行批判的人,可能更有权威性,更符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倘若学校为了应对舆情,把适合本校的规定换成看似正确的规定,反倒得不偿失。

高校与学生之间应该是自由平等的,所以“网络治校”应运而生了,但在倾听学生声音的同时,也要警惕学校“失声”。以前,人们默认学校处于强势地位,学生处于弱势地位。然而到了“网络治校”中,二者的位置却调换了过来,学校有时甚至被网络治理得服服帖帖。对于这样的“胜利”,我们应该慎之又慎,以防长此以往,出现学校不敢管、不能管、不愿管的现象。毕竟,学校的管理是有必要的,也是真正对学生负责的表现。

“网络治校”的积极意义不可否认,但同样需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学校的束缚未必就是真的束缚,学生的自由也未必就是真的自由。一个积极的、长久的、有益的“网络治校”,需要同时兼听各方声音,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寻求平衡。

来源:红网 作者:陈奇

以上就是关于【“网络治校”盛行之下,也应警惕学校“失声”】相关内容!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乐拇指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 百度地图 |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