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囤猴”的昭衍新药这次栽了大跟头】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3月28日晚间,安评(安全性评价)龙头昭衍新药发布2023年年报。年报显示,昭衍新药2023年实现营收23.76亿元,同比增长4.78%;实现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减少63.04%。
这是昭衍新药自2015年至今,第一次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在年报中,昭衍新药解释称,净利下跌主要受到实验室服务业务利润和资金管理收益,以及生物资产市价波动的共同影响。
上述提到的生物资产指的就是实验猴。2023年,曾靠囤猴吃到一波红利的昭衍新药,又在实验猴价格下跌后也跟着业绩下滑。
3月29日开盘,昭衍新药股价跌2.21%。截至收盘,报18.11元/股,跌2.43%。目前,昭衍新药的股价已经相较2021年9月的巅峰时期跌去了74.72%。
猴价跳水作为一家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机构),昭衍新药的业务以药物非临床研究服务为主,药物临床试验及相关服务和实验模型的供应为辅。
业务模式决定了昭衍新药必须掌握实验动物资源。非临床研究主要通过实验动物进行,在进入人体临床试验前,必须要确保候选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需要使用大量实验模型进行毒理药理学、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实验。
其中,在实验动物之中,非人灵长类是最理想的实验模型,也是临床前实验中重要的模式动物,而食蟹猴是实验用猴中用量最大的品种,占比接近70%。
昭衍新药“囤猴”离不开行业大环境的影响。据国信证券统计,2017年以来,我国创新生物药研发量井喷式增长,尤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相应的药物和疫苗研发需求激增,2021年NMPA(国家药监局)审评通过IND(新药临床研究审批)的创新生物制品数量实现翻倍。创新生物药研发热潮迅速拉动了临床前安评的实验猴用量,2020年内需已达4万只,其中用于新冠疫苗和药物研发的实验猴高达6000只,约占既往国内年用猴量的30%。
需求激增下,实验猴的身价也水涨船高。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7年国内食蟹猴的平均市场价格为1.38万元/只,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9个月价格为4.2万元/只,2022年最高价接近19万元/只。
为了赢得市场主动权和形成资源壁垒,昭衍新药2022年斥资18亿元收购了广西玮美生物和云南英茂生物,获得约2万只实验猴资源。在2021年年报中,昭衍新药还提到,具有1.5万只大动物饲养能力的梧州灵长类繁殖基地也已基本建成。2022年是昭衍新药“囤猴”的巅峰,据其年报披露,昭衍新药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从2020年末的1943.38万元激增至2022年末的7.87亿元。
不止昭衍新药,国内的其他CRO企业也布局了实验猴。药明康德2019年收购了广东春盛猴场;康龙化成2021年收购了肇庆创药、康瑞泰,2022年收购了安凯毅博。
在猴价高峰期,“囤猴”的昭衍新药吃到了一波红利。2021年1月20日,昭衍新药发布会计政策变更公告,决定选用公允价值对生物资产进行后续计量,进行会计政策变更,由成本法变更为公允价值计量。此即意味着当生物性资产出现持续价格上浮时,公司业绩也会随之上涨。2021年和2022年,昭衍新药的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分别为1.25亿元、3.33亿元,合计约4.58亿元。这意味着,单靠猴子涨价,昭衍新药两年间资产增值4.58亿元。
但是好景不长,2023年猴价开始回落。据中国政府采购网的实验猴采购项目公告,2023年11月,湖北天勤实验动物科技有限公司以13只实验猴147.1万元的价格中标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实验猴采购项目。按此数据计算,折合一只实验猴的价格约为11.3万元。这相比巅峰时期的猴价已经跌去三分之一。
受猴价跳水影响,昭衍新药在年报中提到,报告期内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净损失为2.67亿元。
实验室服务业务遇冷当初猴价被炒上天是因为创新生物药的研发热潮,而如今猴价回落也侧面反映了创新药行业业务量在缩减。
医药魔方InvestGo投融资数据库显示,从2021年起,一级市场上创新药融资无论是事件数还是金额皆连年下滑。截至2023年8月30日,2023年,创新药融资只有135起,总金额为181.4亿元,不及过去两年的一半。
创新药融资减少即意味着资金来源减少,不管是上市的还是未上市的创新药企也在收缩研发管线,不敢把大量资金投入“烧钱”的研发。作为创新药研发下游的CRO,业务量也会随之递减。
并且,即便是签了合同的订单,也可能遭遇毁约。昭衍新药在年报中披露,受到2023年医药行业整体处于低谷期的影响,其签署订单存在一定波动。
昭衍新药在2022年年报中披露,其年末在手订单约44亿元。而在2023年年报中,披露年末在手订单约33亿元,并且在2023年签署了23亿元的订单。用2022年的在手订单数44亿元加上2023年新签署的23亿元,再减去2023年总营收23.76亿元,那么可知昭衍新药2023年年末的在手订单应为43.24亿元左右,但是实际上披露的2023年年末在手订单仅33亿元,中间形成了约10.24亿元的差额。
在2023年9月,也有投资人问出了类似的问题,昭衍新药2023年中的在手订单应为47亿元左右,但是实际披露的在手订单为38.7亿元,中间的8亿元左右的差额如何形成?
昭衍新药当时回应投资者称,面对生物医药行业和资本市场环境的复杂变化,部分客户调整了研发计划和进度,相应致使公司的部分订单受到影响。也就是说,2023年有客户取消了订单,这也是造成昭衍新药营收增速下滑的原因。
另外,昭衍新药在2023年业绩预告中提及,报告期内医药行业投融资热度尚未见明显恢复,市场需求发生较大变化,竞争加剧。由于订单价格下降,导致毛利率同比降低,实验室服务业务净利润同比下降。
而在最新披露的年报中可以看到,昭衍新药2023年实验室服务业务贡献净利润4.73亿元,同比下降了17.9%。
上述所指的市场需求发生较大变化便是,在创新药研发火热时,供小于求,CRO谈判能力较强,订单价格会不同程度上涨。但是在创新药业务减少的背景下,CRO的话语权变弱,创新药企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CRO合作,CRO为了拿到订单就会降价。昭衍新药2023年的药物非临床研究服务业务和临床服务及其他业务的毛利率都有明显下降,分别下降5.09%、10.52%,整体业务毛利率下降了5.28%。
转载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唐卓雅
以上就是关于【高价“囤猴”的昭衍新药这次栽了大跟头】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