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书房|丹尼尔·丹尼特新作《从细菌到巴赫再回来》:我们是如何获得心智的?人类未来走向何方? 一起来看看!

时间:2024-03-15 14:00:26 编辑:

导读 【经观书房|丹尼尔·丹尼特新作《从细菌到巴赫再回来》:我们是如何获得心智的?人类未来走向何方?】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跟随小编一起来...

【经观书房|丹尼尔·丹尼特新作《从细菌到巴赫再回来》:我们是如何获得心智的?人类未来走向何方?】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3月28日即将迎来丹尼尔·丹尼特的82岁生日,而今年3月刚刚出版的《从细菌到巴赫再回来》也成为中国出版商送给他的生日礼物!而读者对于丹尼特早已不再陌生,他的许多代表性著作,如《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都已经翻译为汉语出版,这自然得益于丹尼特自带的读者亲和力。

而《从细菌到巴赫再回来》这本集合了丹尼尔·丹尼特的50年集大成之作,对人类的进化思想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探索,在书中,丹尼特为自己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思考作一个总结,他指引我们寻找一个至关重要的答案——人类这种碳基生命,是如何获得心智的?

这位被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的在世哲学家之一的丹尼特,这次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思维启发和哲学思考呢?

几个世纪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吸引着心理学家、物理学家、诗人和哲学家,他们想知道人类心智是如何发展出无与伦比的创造、想象和解释能力的。达尔文的信徒长期以来一直渴望解释意识、语言和文化是如何通过自然选择出现的,为心智起源的解释开辟了充满希望的道路,但往往以混乱和争议告终。尽管我们对蛋白质、神经元和DNA内部工作机制的理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入,但我们的心智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谜。

但正是产生了心智,才使得我们认知、理解并应对世界,管理情感和情绪,涌现出创新与创造力,建立秩序以及维护关系,实现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

在《从细菌到巴赫再回来》一书中,丹尼特讲到的以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的思想为基础,展示了具有理解能力的心智实际上是如何从无意识的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一半是哲学侦探小说,一半是大胆的科学猜想,丹尼特传奇的学术生涯一直处于哲学的前沿,而本书丰富了他在哲学前沿的探索主题。

丹尼特以其独特的风格——充满智慧和引人注目的思想实验——解释说,当人类发展出分享模因的能力,或者不基于遗传本能的做事方式时,一个重大转变就发生了。语言本身由模因组成,它加速了这种相互作用:模因之间的竞争(自然选择的一种形式)产生了精心设计的思维工具,这种思维工具又使我们有能力设计自己的模因。结果,一种不仅能够感知和控制,而且能够创造和理解的心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进化过程塑造的。

而国内外一众哲学家、思想家对于这本书给予了高度赞赏。在国内:北京大学教授汪丁丁、华大基因CEO尹烨、人民大学教授周濂、人民大学副教授刘畅与雷思温、武汉大学教授苏德超、复旦大学教授徐英瑾等大咖力荐!他们不只是读过,而且是认真学习过,有些曾专门现身丹尼特的课堂中。他们更早就已深知丹尼特对于世界的重要性。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汪丁丁教授提到这些是丹尼特50年悠闲思考的精华概述。《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试着推荐几十件不用数学但依赖隐喻的(批判性)思考工具给普通读者,而《从细菌到巴赫再回来》则是丹尼特毕生心灵哲学的一次总结,他很可能继续发表新的总结。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苏德超教授说,这是一本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重构对心智本质和人类赖以存在的种种重要价值的理解;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周濂教授更是称在硅基生命日益威胁碳基生命的今天,读丹尼特这本彻底的“唯物主义”(物理主义)论著,或许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人类文明,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明其所往,通过达成理解平复焦虑。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英瑾教授更是称:“一书在手,贯穿宇宙各个角落的演化法则便能烂熟于胸,由此知人论世,可纵横文理,贯通中西”。

图灵奖得主马文·明斯基、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认知神经科学教授亚当·泽曼、怀疑论者学会创始人迈克尔·舍默、生物学教授斯蒂芬·罗斯、脑科学教授沙恩·奥马拉,包括《泰晤士报》《哈珀斯杂志》《自然》《经济学人》等联袂推荐。面对书中的哲学,科学家们毫不犹豫地一致赞同;对于书中的科学,哲学家们无不表示钦佩与崇拜。经济学家被逻辑与理性折服,人工智能专家则几乎在跟随丹尼特的每一个脚步。

以上就是关于【经观书房|丹尼尔·丹尼特新作《从细菌到巴赫再回来》:我们是如何获得心智的?人类未来走向何方?】相关内容!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乐拇指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 百度地图 |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