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课”打雪仗,天性教育的应有姿态】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12月11日,北京迎来2023年初雪。一名体育老师和班主任商量后“借”了一节课带学生们到操场打雪仗,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开心。若干年后,孩子们依然会记得这场难忘的雪吧。
在教学中,或者在学生的吐槽中,常常听说某某老师“借”体育老师的课,并且这一“借课”养成了惯例,却很少有人听说体育老师“借课”后给学生们打雪仗的机会。“借课”打雪仗,不仅一时放松了学生们枯燥的心情,短暂缓解沉重的学业,也打开了文化课“反哺”和尊重体育课的应有姿态。
在很多学校的教学惯例上,总有文化课比体育课重要的错误认知,即便在当下中小学把体育作为毕业考试成绩的情况下,体育仍然作为教学的“补充部分”时常被忽略,向体育老师“借课”成为某些学校、某些老师的教学思维定式了。而学生们,也只能在“被借课”后一遍遍吐槽。
此次北京的一位体育老师“借课”让学生们打雪仗,为学生们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是教师们相互协调的结果,也可以展现出这些老师对于借“雪”寓教的思想转变。这次“借课”,学生们欢呼雀跃,想必后续的教学会比不换课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精气神。
应该说,在一些学校,尊重学生,解放学生的心性,也有一些或多或少的实践。有的老师在紧张的教学安排中,组织学生们观看炫丽的晚霞,有的学校,开辟出菜园,组织学生们种植农作物、蔬菜等,让学生们懂得农耕不易、熟悉农作物特点,这些“抛”开课本学习实践的转变,这些围绕课本教学思维的扬弃,这些拓宽学习渠道促进学生们健康成长的尝试与实践,学生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收获满满。
体育老师“借课”让学生们打雪仗,之所以被媒体报道成为新闻,就在于其难得的“稀有性”,相较于文化课向体育课借课的次数仍然很少,所以,更值得报道,更值得突出其某种导向性,希望相关学校和相关老师,也能“开明”一点,为学生们营造健康、宽松、规范、阳光的教学氛围。
体育老师“借课”给学生们打雪仗,更彰显了体育教学的相对缺失、缺位。当下,让体育课回归正轨,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一天一节体育课,也在一些地方积极实践中。把活动的时间还给孩子们,把活泼的天性补回来,应该是体育老师“借课”打雪仗后的又一次追问。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学,是锤炼天性、传授知识的多重实践。呵护天性,作为传道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放在首位。当作为人的天性巩固了,坚实了,具有活力了,作为知识的架构和工具性,才能有效把学知识变成用知识的动力,不做“两脚书橱”,如此这般的教学才更有意义。
来源:红网 作者:张立
以上就是关于【“借课”打雪仗,天性教育的应有姿态】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