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实施两年后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十届年会重谈教育减负 一起来看看!

时间:2023-12-11 14:32:20 编辑:

导读 【“双减”实施两年后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十届年会重谈教育减负】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经济观察网记者 田进12月9

【“双减”实施两年后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十届年会重谈教育减负】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经济观察网记者 田进12月9日,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十届年会上,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李镇西发布了上周针对中小学减负做的一项小型调查。在收集的630份问卷中,约30%的孩子认为课业负担偏重或较重。在对学校“双减”满意度方面,26.5%的人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评价不变,减负空谈,即减负的源头没有解决。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正式宣告“双减”的开始。而在12月9—10日连续两天举行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十届年会上,其中一场分论坛便是关注教育源头减负,此次年会主题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

谈及教育负担依旧重的原因,清华大学教授、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表示,从法治课、环保课到劳动课等,中小学的教育课程内容正在被逐渐加大,教学难度也相比于过去显著增加。并且,一些不具有现实意义的习题也让学生的作业负担变重。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表示,教育问题背后都是社会问题的反映。比如教育价值观的功利化、短视化,现在教育体系面临一切为升学考试服务的问题,导致考试难度不断增加,学生的负担不断被加码。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志勇建议,教育要健康发展,政府层面应该有所作为。一是清理功利化、短视化的教育行为,要给教育战线创造一个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二是在教育公平配置上下功夫,实现教育资源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源头上解决教育内卷。三是要给改革和创新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王烽也表示,创新人才培养不出来、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这两个问题的根源都是教育的个性化程度太低,在教育里“人”的概念体现不出来。为此,要推进高中、大学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比如,大学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而推动教育体系的开放和个性化。

站在”双减”已实施两年多的当下,李镇西表示,国家层面应改变中高考高利害的考试评价体制,初高中贯通培养,取消中考分流;教育管理部门层面,应严禁择校分班,严令周末补课,减少小学阶段考核,开通投诉热线;学科层面,应根据学习者情况科学制定培养目标,多搞创造性学习任务,减少重复记忆知识。

如果仅看课后延时服务这一项——此前,李镇西针对中小学生的课后延时服务做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在31205份问卷中,自愿参加课后延时服务的人群比例约为76.7%。在收集反馈意见时,有家长反馈,因为学校的课后服务不定时会上新课、讲评作业或者考试,孩子的其他同学都参加,所以自家的孩子不参加就会掉队。

具体来看调查结果,在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的类别方面,70.9%为作业辅导、60.7%为托管、写作、18.3%为上新课。综合分析,进行文化学科学习的是综合素质提升的2.12倍,这样的情况让人担忧;对课后延时服务的评价方面,56.45%的人反馈“学生在校时间长,学习压力大”,55.95%的人反馈“教师在校时间长,工作负担重”。由此可见,自从开始课后延时服务,师生在校时间加长,普遍反映压力与负担都在加重。

李镇西表示,60.9%人都选择希望取消课后延时服务。但他们的建议是,政策的执行要关注到城乡差异,因地制宜,不要粗暴地一刀切,或者强制要求“5+2”,可以是一地一案;课后延时服务可以引进校外专业人员或有资质的教师承担,比如钢琴课、机器人课、书法课等,既能拓展学生的课外生活,还能减轻教师的负担;课后延时服务应该有充足的经费保证,财政适当补贴学校,家长适量出钱购买服务,支付教师合理的加班课酬。

以上就是关于【“双减”实施两年后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十届年会重谈教育减负】相关内容!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乐拇指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 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