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之心路人皆知的意思】一、
“司马之心,路人皆知”是一句源自中国历史典故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野心或阴谋早已被众人知晓,只是大家选择暂时沉默或忍耐。该成语最早出自《三国志·魏书·王凌传》:“凌及后将军兖州刺史令狐愚,谋立楚王彪,事觉,遂伏诛。时人语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这句话的核心含义是:即使一个人隐藏得再深,其真实意图和野心终究会被世人看穿。它不仅用于评价政治人物的野心,也可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境,比如某人暗中策划某些事情,但行为已经暴露,其他人早已心知肚明。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司马之心,路人皆知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王凌传》 |
原意 | 指司马昭(后来的晋武帝)的野心,早已被众人所知 |
现代引申义 | 形容某人的真实意图或阴谋已被众人察觉,只是未公开揭露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那些隐藏野心、企图不轨的人 |
同义表达 | 心怀不轨、图谋不轨、早有预谋 |
反义表达 | 公正无私、光明磊落、藏而不露 |
常见搭配 | “司马之心,路人皆知”,“此人野心昭然若揭,司马之心路人皆知” |
适用对象 | 政治人物、企业高管、公众人物等可能隐藏动机者 |
文化影响 | 成为中华文化中警示权谋、揭露真相的典型用语 |
三、结语:
“司马之心,路人皆知”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提醒人们,真正的野心和阴谋终将被识破,做人做事应光明磊落,不可心存侥幸。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人际关系和权力斗争时,要保持清醒的判断力与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