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作者介绍】《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全诗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清明时节的阴雨天气和游子的思乡之情,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晚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诗人。他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杜牧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才华横溢,尤擅诗文,尤其擅长写景抒情,风格清新俊逸,感情真挚。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也有不少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感慨的佳作。
杜牧一生仕途坎坷,虽有抱负却难展宏图,因此他的诗中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清明时节雨纷纷》正是他在旅途中所作,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杜牧简介总结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姓名 | 杜牧 |
字 | 牧之 |
号 | 樊川居士 |
生卒年 | 公元803年-公元852年 |
籍贯 |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朝代 | 唐代(晚唐) |
身份 | 诗人、文学家、政治家 |
代表作品 | 《阿房宫赋》、《泊秦淮》、《赤壁》、《清明时节雨纷纷》 |
文学风格 | 清新俊逸,感情真挚,善写景抒情 |
人物评价 |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被誉为晚唐诗坛巨匠 |
杜牧的诗作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心境。《清明时节雨纷纷》作为其代表作之一,至今仍广为传诵,成为清明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