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而不秀基础意思是什么】“苗而不秀”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原意是指庄稼生长出来但没有开花,或者开花但没有结果。后引申为有才华、有潜力,但未能取得实际成果或成就。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虽然有良好的开端或天赋,但在发展过程中未能达到预期的成果,或者在关键时刻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苗而不秀”字面意思是植物生长出幼苗却没有开花。在文学和日常用语中,它被用来比喻一个人虽然有良好的起点或天赋,但最终未能实现应有的成就或结果。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缺乏坚持、努力不足,或是外部环境的影响。
该成语常用于评价人的成长过程,强调“有始无终”或“中途夭折”的状态,带有一定的惋惜和批评意味。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苗而不秀 |
出处 | 《论语·子罕》 |
原意 | 植物生长出幼苗但没有开花 |
引申义 | 有才能但未取得成功;有开端但无结果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或事物的发展过程,强调“有始无终”或“半途而废” |
含义 | 带有一定惋惜或批评意味,提醒人们要善始善终 |
现代应用 | 多用于文学、教育、职场等场合,形容人才或项目的未达预期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苗而不秀”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坚持到底,避免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