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描写旅途清晨景象的诗篇。全诗意境清冷,情感细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漂泊他乡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首联“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点明了时间是清晨,地点是在旅途之中。“动征铎”表明诗人已经整装待发,“悲故乡”则直接抒发了他对家乡的思念。这一句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淡淡的忧伤和深深的怀念。
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进一步刻画了旅途中所见之景。鸡鸣声中,残月高悬;行人足迹印在结霜的板桥上。这两句没有直接写景,而是通过声音和痕迹来表现环境的寂静与荒凉,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这种白描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真实,也更突出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颈联“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继续描绘沿途景色。槲树叶纷纷飘落在蜿蜒的小路上,而洁白的枳花点缀着驿站的墙壁,为原本萧瑟的画面增添了一抹亮色。此联动静结合,色彩对比鲜明,既体现了季节的变化,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尾联“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由眼前的实景转入梦境的虚写。诗人回忆起曾经在杜陵(今陕西西安附近)的美好时光,那里的池塘里布满了嬉戏的野鸭和大雁。然而,现实中的他却只能独自奔波在外,无法回到故土享受宁静的生活。这一联想不仅深化了主题,还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综上所述,《商山早行》通过对旅途清晨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长期漂泊异乡的无奈与惆怅。整首诗语言简练凝重,意象丰富生动,堪称羁旅题材的经典之作。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