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企业IPO频频遭拒:突围之路何在?】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随着创新药高估值泡沫逐渐破灭,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进入调整周期,创新药企在资本市场开始遇冷。与此同时,沪深两市IPO审核收紧,科创板准入对创新要求提高;港股整体状态低迷,流动性不足,吸引力下降。在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目前国内生物科技企业冲击IPO步伐出现减缓或停滞。
6月,多家生物科技企业就传出了终止IPO的消息。例如,6月9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官网显示,杭州微策生物创业板IPO终止注册;6月6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官网显示,圣兆药物北交所上市申请终止;6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显示,锦江电子主动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上市终止;6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官网显示,美康医药软件创业板上市申请终止。
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两年,生物医药领域的IPO有一些共性问题,包括上市公司数量少、发行价较低、募资难。此外,在IPO申报过程中撤材料的公司也特别多,这也说明在注册制下对公司审核的要点还是非常多,上市标准实际上是在提高的。而IPO数量减少后,市场筹资力度下降,能够让存量股票表现得比较不错。
“医药板块自2021年中开始调整以来,已经足足持续了2年以上的震荡下行,板块酝酿着消极的情绪。不过,从长期来看政策对药企IPO无疑起到了积极正向的作用。目前政策是大力度鼓励医药企业,尤其是具备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医药企业,通过资本市场早日完成上市的。”上述分析师说。
Biotech上市之路艰难IPO是通过发行股票吸引投资者投资,从而获取大量的资金用于支持公司的业务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为Biotech(生物科技)注入新鲜的“血液”。但在当前行业寒冬中,IPO步伐逐渐放缓,新兴Biotech上市之路也会变得更加艰难。
从2022年到2023年,Biotech企业的融资额和占比都在下降,而2024年IPO市场或将延续2023年低迷态势。据普华永道发布的《2023年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表现及前景展望》显示,2023年共有313只新股上市,融资额为3564亿元,和上一年同期相比,新股数量下降26%,融资额则下滑39%。在此背景下,生物医药上市融资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Wind数据显示,2023年A股有21家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募资合计223.56亿元。企业上市数量和募资总额降幅明显,分别同比下降57.14%和70.15%。
从大环境来看,目前生物医药产业所面临的现状是一个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有美元加息、地缘政治等因素对资本流动造成的影响,也有全球范围内生物医药周期的示范效应,同时也离不开国内的行业政策、近年高速发展造成的估值倒挂、国内创新环境和竞争格局等客观原因。
这些因素反映在资本市场出现两方面的现象:一方面,众多变量都存在不确定性,导致创新药企业炮弹不充足,研发投入下降;另一方面,诸多已进入拟上市周期的医药医疗企业仍在“扎堆”等待估值回升后挂牌上市,目前即使完成聆讯也由于估值过低无法挂牌,陷入两难境地。
上述分析师指出,投融资节奏放缓,投资人出手更加谨慎是不争的事实。原因不外乎上面提到的这些原因。这种放缓落在具体的生物医药企业特别是创新药企业身上,可能意味着现金流的枯竭。如此,企业也尤其需要谨慎对待资本市场选择,不可随意选择上市地。
从6月终止IPO步伐的这几家Biotech企业来看,根据公开信息,微策生物及美康医药均选择的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修订)》第2.1.2条的第一项上市标准,即“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
圣兆药物结合自身规模、经营情况、盈利情况等因素综合考量,本次IPO选择了《上市规则》第2.1.3条第(四)项规定的发行条件:“(四)预计市值不低于15亿元,最近两年研发投入合计不低于5,000万元。”而在终止IPO之前,圣兆药物曾经历两轮问询,具体来看,北交所关心的问题包括实际控制人大额减持及控制权稳定性、在研管线的商业化风险、关于研发、生产、配送模式相关问题等。
锦江电子选择具体上市标准为《科创板上市规则》第2.1.2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同时,招股书显示,该公司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医疗器械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具体要求。
“眼下,投资标的不再因为热钱的哄抢而承受超出合理范围的高溢价,被资本裹挟。真正关注长期价值、深耕这一行业的资金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估值携手具潜力公司,投资人已经有充裕的时间窗口研究被投企业的技术路径、探讨商业化逻辑。”上述分析师说。
如何走稳上市路径?2018年4月,港交所宣布对未有收入产生的生物科技公司推行新的利好上市政策,生物医药公司在港交所上市的数量开始显著增加。同年11月,上交所宣布将设立科创板并做注册制试点,次年(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这为具备科创属性的生物医药公司提供改了新的融资上市路径,自此科创板逐步成长为生物医药公司最热门的上市板块之一。但最近两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无论在科创板还是港交所上市数量均有所减少。
侯绪超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有一定收入利润的医疗企业可以考虑去北交所,现在有上交所和深交所两大交易所,北京一直缺一个同体量级的交易所,就从这个逻辑上来看未来北交所的体量至少是三足鼎立的级别,另外,从政策开放性、赚钱效应、排队情况看,北交所都是很好的状态。
“对于一些无收入非盈利的生物医药企业,港交所还是最优上市地,港交所有成熟的机制、明确的规则、可控的时间表,这些对于目前的企业来说也还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况且最近一批上市的港股企业已经开始受到资金的关注和青睐,我预计2024年会是港股的大年,融资能力和赚钱效应会彻底扭转。”侯绪超说。
上述分析师也指出,对医疗医药企业来说,境内上市的吸引力来自较高的估值和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此外,具有原创性技术或模式的企业还有可能获得政策上的支持,甚至成为龙头型的代表企业。但境内上市的企业需要符合财务状况、业务持续性、股权结构等既定标准。这些标准相对来说比较严格,因此境内上市的难度较大,周期较长。对于拥有海外业务或者计划建立海外营收或研发支点的企业来说,通过境外上市获得海外融资渠道可能是更为合理的选择。
具体到A股市场,监管部门对拟上市生物医药公司的关注点在不同交易所间各有侧重。从IPO问询函的内容可以看出,科创板将重点放在核心技术的先进性、竞争力以及企业的研发投入上,创业板则在此基础上对业务成长性更为十分看重。北交所定位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市场,面对业务成熟度相对较早,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它对业务可持续性的高关注度也十分可以理解。虽然各有侧重,但可以总结出,A股市场归根结底关注的是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
“医疗医药如何选择上市地点没有标准答案,企业需要在自身融资需求、财务状况、战略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最新的政策、市场动向做出合理选择。这中间也离不开企业与各中介机构保持密切交流,通过专业机构实时了解市场最新进展。”前述分析师强调,在IPO活跃度整体下降的背景下,建议企业要做“充分合规”的准备,让自己的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等相关事项适应多个市场的要求。
事实上,企业选择上市地仅仅是开始,后续也仍然有诸多难题需要攻克。例如,企业需要布局好产品管线。药企要么做得更新,要么做得更快,要么做得更好,要么差异化,要么有临床价值,才能找到市场位置。另外,企业需要加大专业人才招聘、培养。随着未来上市品种的增加,产品之间将会更加注重比拼市场开拓和进入医保目录等方面,这将会需要更多具备相关经验的运营人才。
如此,当下一众药企IPO步伐放缓,越是此时企业越要具体结合公司实际状况和发展战略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在这条路上,不断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提升自己的创新及商业化能力。
转载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作者:季媛媛
以上就是关于【生物医药企业IPO频频遭拒:突围之路何在?】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