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人马新贻任两江总督往事】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接替李鸿章,出任两江总督
清朝同治七年,马新贻接替李鸿章任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两江”是指当时的江南省与江西省,大致范围与现在行政区划江苏、安徽、上海(以上属江南省)、江西相仿。
以今日之“两江”区域去想当时的“两江”,此地应是清王朝的财富聚集区和江南人文荟萃之地。从历任两江总督人选也可见其重要性。李鸿章之前任两江总督的是曾国藩,马新贻之后任两江总督的有刘坤一、左宗棠、张之洞、端方、张勋,哪一个不是可左右朝廷议政的重臣大员?
马新贻像
从马新贻出任两江总督的时间节点看,朝廷对马新贻的能力非常认可,是受命于危难之中。此前几年,太平军刚被平定,腐败无能的清廷财政吃紧,加之西方列强步步逼近,清王朝摇摇欲坠。“两江”虽经曾国藩、李鸿章倾力整治,仍然无法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两江”所承担的漕务、盐政、河工“三大政”,漏洞百出、散银无数,不能满足财税所征。如此境地,“两江”需要一位强者执政,尽快挽回颓势。
于是,马新贻被举荐走马上任两江总督。
马新贻清朝道光元年出生于山东省曹州府菏泽县(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西马垓村,不到10岁离家拜师求学,遍访曹州府名师,学业显著。27岁时考中殿试三甲第六名,赐同进士出身,奉旨以知县即用,派发安徽,从此走上官宦为政之路。先后任安徽太和县、宿松县、定远县、合肥县知县,亳州知州、庐州府知府等职,44岁出任安徽布政使。
当时安徽是太平军与清军争夺的主战场,战后满目疮痍、民不聊生,马新贻到任后以恢复本省元气为根本,召集流亡各地的游民回乡开垦荒地,安稳民生。马新贻从知县做起,在安徽为官17年,多为百姓谋利益,任布政使近半年便使安徽民众生计好转。尤其是出台约束州县、革除积弊十三款,被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大为赞赏,批阅:“所议各条,均能正本清源,实事求是,慰企五巳。”马新贻因此被曾国藩看重,此后不久就被曾国藩举荐任浙江省巡抚。
到任浙江巡抚后,马新贻明察暗访,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分为六大类禀告朝廷。一是整顿吏治,二是专人负责军务,三是删减东南米,四是兴修水利,五是知人善任,六是开垦荒地。马新贻认为以上六条都是目前需要办理的急难之事,不可再拖延。马新贻认为劝民为本,乃国之大计,作为地方官员应当视此第一等大事,依据当地实际出谋划策,方可民富国强。马新贻依此制定了多条具体措施,如清理荒产、定量租赋、发放牛种、兴修水利、筹措经费、奖惩分明、督导稽查等,成效卓著。
同治七年正月,马新贻官升一级,朝廷补授他为浙闽总督,浙即浙江省,闽为福建省。因浙江巡抚无法即刻到任,马新贻延迟履新,旋即蒙诏进京朝拜皇上、皇太后,并获恩准回乡菏泽,祭扫祖坟。假满后携家人返程上任浙闽总督,船行至济宁,接奉廷寄,“新授两江总督马新贻,着充办理通商事务大臣”,时间为同治七年八月十三。
任上被刺身亡,被称为晚清四大奇案之首
曾国藩对马新贻赞赏有加,他评价马新贻:“廉正和平,不矜才气,历任要缺,卓然有所表现。”马新贻的确可以配得上这样的举荐与评价。走马上任两江总督后,马新贻迅即提出“六大要务”,其一“以培养民生为最重要”,其二“以修筑运堤为最重要”,其三“以清查官亏为最重要”,其四“以选择将才为最重要”,其五“以酌留水师为最重要”,其六“以恪守条约为最重要”。以此六条,马新贻在任两江总督两年时间里从不懈怠,亲力亲为,着力督促,一时“两江”局面安定,民生事宜规范。
但是,有兴必有败,马新贻推行新政,力促官吏清正,必然触及众多既得者的利益,因而招致仇恨。其执政有方,蒸蒸日上的政治前途更是竞争者不可容忍,从而制造了震惊朝野的“刺杀马新贻大案”。
同治九年七月二十五本该是例行每月一次的署右箭道校射,当天江宁(今南京)大雨滂沱,活动推延到翌日。七月二十六巳时(上午九时至十一时),马新贻阅毕,正准备出偏门步行返回督府,将至门口,突然闪出一人跪在道路中间挡住去路,声言有冤情要向总督大人呈状。马新贻见状即刻俯下身去,双手接状,就在这时递状人猛然扔下状纸,两手持刀向着马新贻的胸部、腹部连刺数刀,顿时鲜血淋漓,马新贻倒在血泊中。护卫迅即扑向凶手,将其抓获,其他人展开救治,刀伤及马新贻右胁肋,深几寸,重度伤及内脏。马新贻被抬回府邸,气若游丝,于次日未刻(下午一点到三点)不治辞世,享年50岁。
关于马新贻被刺案,虽然当时民间多有小道消息,但均无确凿证据。来自官方的消息是,当年八月初三内阁奉上谕:“总督猝被行刺因伤出缺一折”,称两江总督马新贻,赴署右箭道校阅回署,突有凶犯刺伤胁肋,当经随从武弁等将该犯即时拿获严讯。凶犯训练有素,审讯中仅供称自己系河南人,名张汶详,至于刺杀缘由,凶手闪烁其词,不切中端由,致使审而无果,凶手张汶详被处死,从此留下一桩历史奇案,身后谜团至今无解。
马新贻被刺身亡,跟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太原奇案、名伶杨月楼案被称为晚清“四大奇案”,其中马新贻案居首。此后的各种演义、娱乐性文学、影视作品相继问世,增加了“刺马案”扑朔迷离的神秘感。马新贻被刺后不久,上海戏院将《刺马传》搬上舞台,轰动一时。各种猜测、流言满天飞,以致落下凶手张汶详刺杀马新贻“实为情杀”之谬说。
现在有一种基本可以接受的研究成果,认为马新贻被刺杀其实是清王朝内部钩心斗角、争权夺利的恶果,政绩显著的马新贻是清廷内斗的牺牲品。马新贻从知县做起,最后被推到两江总督这样一个显赫的位置上,既无帮派又无身世背景,在腐朽的清晚期既是一股清流,也是被争取的对象。马新贻秉正直率不为人用,结局可想而知。
马新贻被刺身亡,引起驻外官员的极大恐慌,他们纷纷呈状朝廷,要求严惩凶手张汶详,并挖出幕后操纵刺案的大员,以消除日后隐患。其中有奉上谕:“督署要地,竟有不法凶徒,潜入署中,白昼行刺,断非该犯一人挟仇逞凶,已可概见。”从中佐证,马新贻之案绝非如传说、演义那般,不然也不会引起众多京外官员恐慌不安。
马新贻为官之处,百姓无不纪念。在两江总督府所在地江苏江宁,民众为纪念他,特将“马府”原址街道命名“马制台府街”,简称“马台街”,福建百姓在厦门集美建造高大的“马新贻功德坊”,足以证明马新贻廉政勤政、正直朴实的作风为百姓认可。安庆、江宁、杭州等地也设立专祠,予以纪念。
桑梓之情,根植菏泽
马新贻自27岁外派做官,到50岁被刺身亡后安葬故里,这位廉政清吏始终把家乡菏泽和父老乡亲挂在心上。
咸丰五年六月,黄河北岸大堤决口,滚滚洪水直接冲向菏泽。马新贻知情后,立即派四弟马新祐返回家乡,协助并组织乡民分洪筑堤,保护了菏泽百姓的生命与财产。咸丰九年母亲病逝于家乡,马新贻丁母忧。咸丰十一年二月二十四,马新贻之父马兰藻在曹州府城病逝,此时他正在临淮办理军营事务,闻讯后立即请咨回故里守制。当时太平军与清朝忠亲王僧格林沁激战于曹州一带,致菏泽城门紧闭,马新贻等人只得使用绳索爬上城墙入内。为了使曹州乡亲免受战乱纷扰,马新贻亲自督办,抵御外侵。
三年之内,马新贻连失母亲、父亲,悲痛伤心。同治元年二月,马新贻与乡亲们告别,返回临淮军营。同治七年闰四月,马新贻乘坐轮船从上海经天津进京公干,六月初离京回乡,祭扫祖坟,拜见父老乡亲。此间,马新贻多次在村里宴请乡里族人,不分贫富贵贱,全行接待,四里八乡人来人往,如同过年一般热闹。根据史料记载,这也是马新贻生前最后一次回乡省亲。在返回浙江途经济宁时,马新贻接到内阁奉上谕,遂出任两江总督。
同治十年二月二十六,马新贻四弟马新祐率侄子马毓祯扶持马新贻灵柩,携家眷回归故里。沿途百姓挥泪送别,哭泣声不绝于耳。五月十七抵达家乡,马新贻被安葬在他的出生地西马垓村。循照清代律例,在村西北新建陵园一座。陵园坐北朝南,墓前立御赐神道碑,正面镌刻:“皇清诰授光禄大夫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两江总督谷山马公墓”。李鸿章也亲笔题写挽联:“海岱育英灵,有诏褒忠,百尺穹碑刊刻草。江淮留政绩,闻风坠泪,千秋遗爱颂甘棠。”
马新贻故里菏泽市牡丹区西马垓村陵园内的神道碑
陵园内文武伺官、石马、石羊等肃立石道两侧。巍峨大理石坊,三门四柱上顶两层,镌刻李鸿章所题挽联。可惜马公陵园后来被破坏,顿成残垣断壁,只有神道碑尚算完整。乡里人敬重马新贻,倾尽全力搜寻流落各处的陵园散件,重立神道碑,现在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菏泽文物保护单位与西马垓村村民积极争取,希冀尽早复原陵园旧貌。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许志杰
以上就是关于【菏泽人马新贻任两江总督往事】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