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文通不过,家长去找校长谈心?大学生家长要懂得“退场不离场”】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长久以来,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重视使得家长一方面希望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一方面对孩子事无巨细,都一手包揽。而当这些孩子迈向成年、进入大学后,不少家长仍然不习惯放手,事无巨细都要“远程遥控”,甚至和辅导员或导师联系最频繁的也不是学生,而是这些学生家长。
近来,关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话题频上热搜,这些话题看似五花八门,其实聚焦的都是家长该如何对待已经成年的大学生。这些争论也进一步启迪家长思考:是否应该放手让孩子自主地去选择、去创造、去试错;是否应该选择去理解、去支持、去认同孩子和我们不一样的想法与观点。
“可否在学生宿舍安装床帘,让学生有一个私密的空间?”4月23日,相关话题“多地高校禁止学生挂床帘”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过去几个月,有多个和大学生相关的话题都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包括大学是否该给家长寄学生的成绩单;大学教授抱怨课余还得为学生建家长群,疲于应对家长的各种问题;大学是否可以规定学生上课必须坐在前排等等。对此,不少大学生也抱怨,学校仍把自己当小孩管。
其实,无论是大学建学生家长群,还是给家长寄成绩单,这些举措的背后都涉及同一个问题: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他们的事情为什么还需要家长时不时插手?
孩子习以为常的需求,为什么到大学成了“奢望”?
在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在丰裕物质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自主决定权和排他意识正逐渐增加,独立自主正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就以学生宿舍安装床帘为例,对于是否应该安装床帘,年轻人的意见似乎高度统一:即便是公共空间,自己也需要“隐秘的角落”。
而且,就当下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家长,有相当一部分是成长于经济高速发展的70后。他们在育儿过程中很强调个性养育,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他们的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独自睡觉,且习惯拥有一个独立、专属的物理空间。孩子也会自主布置或者装饰自己的空间,喜欢的颜色、心爱之物都构成了他们个性独特的标识。
从一组数据也可以看出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对于年轻人带来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1990年到2020年,30年里中国人均住宅面积实现了从7.1平方米到40.8平方米的爆发式增长。当下的00后、10后们,从小的居住环境就相对宽敞优美。反观高校的宿舍建设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1-2018)明确提出,学生宿舍生均面积标准为“本科生10平方米/生,硕士生15平方米/生,博士生20平方米/生”。
几十年前,学生考上大学,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他们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包括更多的人均居住面积、更先进的生活设施以及更好的学习环境,这些都让当年的学生在考上大学后的欣喜叠加。更不用说,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纯粹而持久的友谊常常体现在共穿一件衣服、共喝一瓶汽水或睡前天南地北的卧谈会,这成为很多大学生的美好回忆。
而今,当一名学生踏入大学宿舍时,首先要面对的可能是一系列困难。比如,无处安置的行李、突然嘈杂的空间、无法协调的生活习惯差异以及必须要和他人共享的生活设施等等。当“我只想早点睡”“我可不可以安静地发发呆”“我真的好想痛哭一场”都成了青年人奢侈的愿望时,在校学生选择校外租房的比例也逐年增高。
2023软科中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宿舍条件舒适”也是广大学子密切关注的重要校园生活体验之一,但全国大学生中仅有50.9%对母校宿舍条件表示满意。其实,现在不少大学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不论是上海交大还是沪上其他知名高校,本科生样板房空调吹出四季如春的新风都能让每一个年轻人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馨;水管中流出的热水温暖了冬天里奋笔疾书却冻僵的手;自组装书架实现了青年人打造个性化空间的梦想与创意;统一安装的窗帘也尊重了青年人个体独立意识和隐私意识……大学提升宿舍条件,不能简单地和“现在的大学生吃不起苦、变得娇贵了”画等号,而是因为物质文明的进步,让大学能尽可能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环境、满足他们习以为常的需求。
不愿退场的家长,成了高校和老师的烦恼
一方面,如今的学生确实有着越来越高的精神需求,但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包办”不仅没有减少,甚至越来越多。比如,有些家长一开学就加上了从大学辅导员到系主任,甚至任课教师的微信,不时问询孩子的学习情况。还有的家长每天都要给孩子打电话,如果连续打3个电话孩子没有接,家长就要请辅导员去宿舍检查或者联系室友。到孩子升学或择业时,有的家长不仅时不时联系辅导员,甚至还会出现在校园里,拜托辅导员或导师帮忙一起劝说孩子全力保研,放弃出国的念头等。更极端的情况是,有些学生已进入研究生毕业阶段了,但因为论文盲审没通过,家长就想方设法打听到校长的家庭住址,找上门去,要求校长干预盲审的结果……
对大学来说,积极参与家校协同育人,确实有很多具体的工作要做,包括全面掌握并向家长及时沟通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情绪、学业状况、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等,同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有关情况。本来,大学向家长发送成绩单、建家长群,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家校联系,必要的信息交互可缓解家长的焦虑不安,也能增强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参与感与获得感。但是如果不把握好度,尤其是家长一旦过度“干预”,不光让青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也让学校和老师不胜其扰。
这些年,和不少学生家长接触,笔者也有一则观察: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包办”并非在孩子进入大学后才发生,而是贯穿于孩子从小到大的过程,甚至孩子成年后,家长都从未退场。
如今的这些70后、80后家长,他们都生活在物质不那么匮乏的年代,而他们的父辈大多都吃够了没有文化的苦,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了这些70后、80后从小就受到的“规训”。在70后、80后的童年时期,踢球、下棋、看闲书都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而当他们成为家长时,一方面强调对孩子的个性养育,一方面又把自己曾经通过抗争换来的“自由”认为是孩子的必需品,甚至变成对孩子的压迫。他们意识到全面发展重要,就要求孩子发展各类特长,“卷”完学习“卷”兴趣;他们同时认为自己的父辈当年缺少对子女全面发展的关注,因此当自己有了孩子后,他们十分注重为孩子“谋划未来”“规划人生”。
所以,当下的大多数孩子,已经不需要偷偷摸摸发展特长,但他们却疲于奔命、往返于各种特长班;他们在校有丰富的安排,却要通过各种考试、测评等校外赛道,努力成为“六边形战士”,没有选择也没有退路。
但如此重视教育的家长,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独立自主发展需求。也正因此,不少学生千辛万苦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却再也不想读书;有的学生明明通过了各种体测,但进了大学却拉不起一个引体向上……
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些需求从底层到顶层递进,只有在低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时,个体才会关注更高层次的需求。所以,每个时代年轻人的需要,也会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随着当下年轻人的物质生活面貌发生了极大改善,他们在精神层面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正确了解、认识和满足青年人的精神需求,也是当下亟待社会各界共同去思考的。
从教育学角度来说,实施“五育融合”已成业界共识,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较高的艺术修养与品位,养成课外阅读习惯,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提升年轻人的心智成长、团队合作能力等都显得至关重要。这些,都不是家长通过帮助就能让孩子达成的目标,而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自己习得的。也许他们通过个人努力就会取得成功,也许需要摔倒再重新爬起、需要经历一些挫折,但无论如何,孩子并不需要父母时刻帮助他们规避“困难”和成长中的坑。
身为父母,要懂得给孩子机会,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孩子的人生只能让他们自己体验,即使有时候要走一段弯路。在上海交大,致远学院之前有位学生在大四时突然发现自己喜欢数学,坚持要从生命科学方向转到数学专业,学院为她重新打造了培养方案。她克服诸多困难,降转一年完成了这个方案,并成功申请到华盛顿大学统计生物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记得当时这位女生说过一句话:“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所以,让孩子有自主掌控命运的自觉,他们才能有持续的内生驱动去学习、去奋斗,去探索自己生命的方向。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最大的信任和支持,在舞台下默默注视,期待聚光灯开、再为他们狠狠喝彩。
有一本名叫《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的书里谈到,非目标的创新更多地源于人们的自我探索,始于兴趣。快乐和精神的满足源于青年人的自主选择和志趣发展,新奇和有趣是基础,也是原始驱动力,而非他人给予的目标与计划。这也启迪今天的家长们思考:是不是应该放手让孩子自主地去选择、去创造、去试错,也应该选择去理解、去支持、去认同他们和我们不一样的想法与观点。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生活方式、观念正在被一一更迭。没多久之前,我们还明令禁止青年人用ChatG PT做作业、写报告,但眼下,我们则鼓励学生尝试Sora生成他们的新想法。下一代的青年将伴随着人工智能长大,他们的成长又会面临哪些新需求?让我们用开放的心和包容的态度去接纳他们的与众不同。
来源:文汇报 作者:吴晓玲
以上就是关于【研究生论文通不过,家长去找校长谈心?大学生家长要懂得“退场不离场”】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